书信集锦第五十七封

恭敬顶礼师尊:

顶礼佛,顶礼法,顶礼僧。

夏去秋来,中秋将至,师尊可能已回沪了。 曾梦师尊在大庭广众之中,趋近交谈。师尊亲切地对我讲了许多,我却一句也记不得了。当下的只是亲切之感,除此之外,尚有不可言喻的“茫然”。【太湖三万六千顷,月在波心浑无语。可怜一般探玄客,梦中之事梦中论!】 这梦终究还是醒了。我想:人生大梦,何时能醒?梦里说梦,又有何益? 执著梦醒,却成“梦妄”!我想,梦醒之后,回光一瞥,何曾有梦,何曾有醒?即梦即真,即醒即假。真假二字,毫无意义可言。庄生梦蝶,却不知是蝶化庄生呢,还是庄生化蝶,这似乎是空无捞摸处。又想,何必捞摸呢?捞摸什么呢?这捞摸者真的需要被捞摸之物吗?若有需要,正落“爱缘取”,若不需要,又何必捞摸?突然觉得,这“不捞摸”也是“爱缘取”,爱省事,便取这“不捞摸”!咦!一念悟,捞摸也得,不捞摸也得;一念迷,捞摸也不得,不捞摸也不得! 回顾以往,师尊曾给我记下 90 棒(3 个 30 棒),我欲细品这棒的滋味!是否如临济所云:如柳枝拂着相似。【休说玄道妙,须事上证得始得。即今诸境当前,还能不为所动,如木人看花鸟否?如果不能,须于念起处即觉,随觉随空。空亦不住,但了了无着。如斯用功,自然超脱三界,发大神用。】

今早座中,那一段湛湛寂寂的心态复又出现,我欲“一把擒来”,此心态复失。明知这“一把擒来”是不能起心动念 的,可我用惯了心念,甚难改正。【明心见性,不是什么希罕事。在宗下说来,只到信位。须于悟后,绵密保任。二六时中,不着有,不落空,历历孤明,无所求,不所得,动静一如,打成一片,始到“忍位”。更须向上,历历孤明也不可得,镇日如痴如呆,方才了手。不是明心见性即到家无事也。】 忽觉当头一棒:为什么要“一把擒来”? 真的需要这“一把擒来”之物么?它正在脑子喋喋不休又往何处去擒它呢?哎呀,感觉简直要疯掉了! 弟子自思:怕死之心淡薄,怕苦之心远甚于怕死。只此“怕苦”,便是习气,并不是“当然如此”,细思之,苦乐不都是感受么?弟子“怕苦”是真,但并不希求乐。我刹那所起的种种心,有哪一念不是从“怕苦”上派生出来的呢?真如自性没有东西,不受苦乐。这“怕苦”者又是谁呢?或者说:又是个什么东西呢? 说怕苦是障碍,可它当体便是“真如”;说不是障碍,缘何还在喋喋不休?这“当头一棒”并非真觉得“怦”地一声,疼了。甚至连“柳枝拂着相似”也未曾感到。但它却是“一棒”,尽管我无法数清---师尊记下的“90 棒”,还剩“89 棒”。【若问何为明心见性?即今一念不生时,看是什么?还是你自己本来面目否?其实做功夫,并无难处,亦无甚妙法,但莫求真,莫执玄妙,只息下心来看, 看心息下时,无心可心,无念可念时,是什么光景?此是千钧一发之机,稍纵即逝!所说明心见性者,即此前后念断,超然无着现量之景, 便是你安心立命之所也。这一点且莫看得寻常!更不可因无甚玄奇而忽略错过!须于认识后绵密保护,使其常能如此。以一切定力、慧力、神通妙用全由此一点中启发出来也。学人往往因多生历劫习气深故,执着神奇玄妙,见此妄念断处,毫无神奇而忽略错过,即或经人指点, 认可了这段“寻常风光”,但刹那别境现前,便又忘失了,而功败垂成。是以作功夫有三难:一是下手必专一,于前后念断处识得咬定实在难;二是绵密保任不忘失难;三是末后要忘而活泼化解难,以虽能认识咬定、绵密保任,但一着意,便落能所比量,又非是也。功夫要打成一片,自必要千锤百炼,使其纯熟而不死执。但此事坏在容易忘失,难以纯熟,难以老实,难以灵活,是以亿万人修道,难有一二人成就也。志军勉诫!不是说两句俏皮话,做两首诗,就可以成功的!!】

恭祝师尊中秋节安好!
弟子志明顶礼

1992年8月31日

【永寿童子】感谢老师公开信件,使我等众生知道,修行证道,心路历程大多相似,不必高推圣境了。
【LVM】心路历程大多相似——归元无二路;外在表相千差万别——方便有多门。
【永寿童子】“功夫要打成一片,自必要千锤百炼,使其纯熟而不死执。但此事坏在容易忘失,难以纯熟,难以老实,难以灵活,是以亿万人修道,难有一二人成就也。”所谓着力也不得,颟顸也不行,真考验人耐性也。
【LVM】所以需要行起解绝,发恒久心,锲而不舍,一门深入。

Leave a Comment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